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

Thoughts after a Cup of Sherry Turkle.

Thoughts after a Cup of Sherry Turkle.
一篇來自雪莉特克文章後的「另些」思考
2011.06/10樊國森

雪莉特克在他1998年《虛擬化身》書中,以一個研究科技心理學的角度,從「人──機介面」的想法與問題出發。他從1980年代剛執教鞭時期,訪問台下學生對電腦的「認知」與「想像」;然後在1990年代,他持續追蹤這個「世代之間」的「小孩」,在成長過程中和「科技」──當然,書裡面所謂的「科技」,主要是指這些「電腦」,和小孩們之間的互動,與其造就的小孩對科技的認知心理。他發現,社會情境代間差異,相當影響一個「主體」對於「人機」關係的接受度或者是「脫身」的可能程度,及他對該科技的眾多想像程度。

1980年代,八、九歲的孩童,對當時還沒有大量「圖形介面」的IBM電腦,所抱持的想像,單單就只是「一台機器」,是「深奧」的機器,其他多餘想像都還是繼續繞著這個想法在轉。1990年代之後,網路的發展與圖形作業系統出現,Turkle再度訪談的結果,發現當時的孩子「已經」接受「電腦是有智慧的機器」。而在接近《虛擬化身》該書成書的年代(1998)時,21世紀初,可以想像得到,孩子對科技電腦化的電腦普遍認知,已經到「肯認」(identify,肯認他的同一於人的智慧與性質)。足以見得,他們對「電腦化」過程已經相當習慣,反過來說就是「很難察覺」──不知道之前「非電腦化」/「尚未電腦化」的生活時,在「那一代」對電腦的想像,可能跟他們之間有天壤之別。

Turkle的「新文章」──〈Can You Hear Me Now?〉因而才會更加深去討論這個科技發展路途當中,尤其是對這一代──在電腦化相當普及後,大概在1990年代之後出生的小孩,很顯然不知道,或是根本是「無法去了解」在「科技」電腦化出現前的生活。這一代普遍在耳濡目染,間接或直接受科技「馴化」的結果,可能就是這篇2007年文章裡所說的,那種「不具反身性」,並「無法將自己抽身於科技之外」,無法有足夠空間和時間去檢視反省自己,在使用科技化產品的某些態度與過度沉迷的情形。因為,顯然,這一代的小孩根本無「從」比較。

(圖形操作作業系統介面的出現,事實上是大約在1985年之後才存在,而要論其「普及的程度」演進,是有一段很長的路程:1980年代的大學生普遍都會「程式語言」(C++),這是因應當時市面上多半都是DOS介面的電腦,電腦從來也不是一個被預設作為「普及化」的科技。在1980年代末,習於程式語言的大學生,還因為當時圖形介面的出現,而產生一些問題上的爭辯──「是否DOS/圖形作業系統較好」,而在當時的「USERNET」(新聞論壇)網站上進行好長一段時間的爭辯。這可以見得,今天大家習以為常的圖形操作模式,像是「視窗95」之類的「非直接操作程式語言」的作業系統,風行和受到大家接受的時間,是漸進而非直接被廣眾接受的。)
我的這篇文章,並沒有要摘要該書的內容,我主要是對日前自己評介的該文,再次折合Sherry Turkle該篇〈Can You Hear Me Now?〉文章的概念,將看完這篇文章之後,我本人在觀察後所產生的有趣反思。尤其是在最近的打工工作,接觸學生機會相當大且多。當我在教書解題的時候,常常看到許多台灣現今的孩子們,似乎對資訊科技產品感受「無疑」,並且對智慧型手機抱著一種「唯一性」──別無選擇的態度,和對這些科技益處的「正面的定見」──普遍都是極度讚揚與羨慕。這種現象,看在我的眼裡,和他們在考試時,準備和找尋「資料」,或在接受「資訊」時,那種相對產生出來的焦慮與害怕資訊的匱乏,似乎剛好成為一個弔詭的情況。

高中一年級時(2000年),當時還有一半同學手上是有一台BBCall的年代;台灣科技發展,其實在1995年才算開始較為長足的方式邁進。手機市場也是大約在我國中,大概是一、二年級的時候才逐漸有人在使用,後來也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才「風行」。那時候沒有普及的無線通訊,「紅外線」可能是唯一新產品;手機在「國中」的小孩手上,說實在話,是相當不普及的。在當時,手機和科技的使用和學生之間有個「強制的距離」,普遍來說,只有一些在學校裡,被老師或訓導單位俗稱而會列為「觀察對象」的人,似乎才會有一隻閃亮亮的摩托羅拉或是諾基亞。

當時手機還需要靠大量廣告置入,拍「愛情故事」(像當年的任賢齊「易付卡」廣告:選琳達還是安琪?誰才是真愛?),或是要用很多配套措施做宣傳,鼓勵民眾開始使用手機,並考慮開始裝「撥接式網路」。電信費計費方式,包括當時在「網路撥接」以秒數計價,讓許多家庭用戶嫌麻煩和昂貴。而最後能集結規模的網路使用,大概就是早期的「網咖」。在1999年年底,線上遊戲「天堂」,這套遊戲等於是把網咖的風潮拉到最高點。2000年在「天堂」正式上路之後,我永遠都忘不掉當年代言的明星是「范曉萱」──曾幾何時他是以甜心教主的看板代言該遊戲。這些回憶,和科技進入社會的過程,在我這個世代的過去,剛好給我們一個相當有「記憶」與「意義」的反省機會。照Turkle的文章意涵來說,這表示的,是我們這一代(七年級的前中段)學子,剛好接在一個前後的位置,可以知道科技當初是如何進入生活當中,相對比較後來在1990年代後出生的科技使用者,尤其是今天大概是十來歲的國、高中生,我們似乎更有機會可以反思這個問題。

科技的認知,涉及到科技造就的時間感──急促急促,快速快速,但似乎不是效率,而是某種矛盾的貪得無厭的情結,誠如我上一篇「評介」提到的內容一樣。科技認知和馴化,還包括對「科技使用時間」的「科技使用邏輯」上的馴化──被訓練成為一群永遠走在時代尖端,快速而新穎,不落人後的科技使用者,其邏輯建立在「拋棄」──本來「拋棄後」,是有一種責任(被課責)和道德上的問題,但今天「拋棄」一個科技用品,汰舊換新就似乎不涉及這個層次的心理矛盾一般。拋棄的邏輯,隨時可以汰換的邏輯,在使用科技的時候是渾然不知,就被一種社會情境的共有文化下,所被同質化。

在教學生功課的時候,遇到很多案例,學生幾乎都會被科技產品左右心思,並且對「拋棄該科技產品」,永遠「換新」這件事情感到相當自然而然。他們也常常會對某個老師手上有台「哀鳳」,或是老師有某個很漂亮的手機等等這些,感到無比的欽羨。這欽羨當然是來自於手上沒有哀鳳的學子所表現出來的。但是,很有趣的部分就在這邊。這種對頂尖科技的使用,喜歡追在科技研展的尖端上,有哀鳳三就換哀鳳三,有3Gs就換成3Gs,然後有哀鳳四,何必手上還執著買3Gs呢?但要是你問這代的孩子有關拋棄的責任問題,通常都很難是個問題。這樣「換」,事實上,你不過才用了原來那隻手機「不到半年」,「沒毀損」、「一切都沒問題」,這支手機很快就是舊的,可能還會被說是「過時」(outdated)──很快就會被「淘汰」,被「拋棄」──反過來,卻沒有時間反思「拋棄」的邏輯與意義。

我還記得一年多前因為手機遺失,去西門町「獅子林」逛了一樓手機「二手市場」找手機,發現好多「當前」才「剛上市」的Sony Ericsson的手機。如此新的手機就這樣躺在二手市場的架上,老闆娘打趣地說:很多小朋友,現在哪需要這些「一般功能」的手機...。他們都是買不到幾天,哀鳳出來了就換哀鳳啦,就算這些手機都沒問題,但就把整支新到不行的機子送來這邊,馬上說要賣二手,然後,很厲害的是,二手的價格說給我隨便談。

科技的進步,資訊伴隨著日新月異,而追求科技的尖端同時,但面臨資訊的繁雜。台灣的學子,在對哀鳳與智慧型手機、電腦,都似乎感到無比追求感,與一種「資訊更新」的急切。其實,反過來看你會發現,遇到「資訊」的本身,基本上他們卻是焦慮不已的。這剛好成為這一世代,此般科技擁護者心中的一個很有趣的矛盾,也跟史蒂芬的《開機:電玩、電視、電腦佔據生命,怎麼辦?》該書的美國脈絡下的科技與大腦同步進化論的想法,剛好成為對照與相反。

這些孩子擁抱科技,但如Turkle與Walter Kirn的〈多工並行的多事之秋〉該文說的一樣,同時,這些孩子也卻對科技感到「焦慮」,尤其是對科技帶來的,那片繁雜的「資訊面」上。他們無法跳脫那個總是「無法聚焦」,而卻又總是「他有聽過,然而我沒有聽過」這類隨之帶來的焦慮的種種資訊。這簡單來說,就是種「接受資訊」上的「數位落差」(digital divide)。這種「落差」明顯可以的造成實然的「焦慮」,尤其是科技與資訊提供的背後,在另個隱含邏輯──「競爭」變成相當自然的時候,這種焦慮就更為明顯。

這邊就是我要說的弔詭:他們有著長足進步的資訊媒介,有著這些「接受設備」──電腦或智慧型手機,並能追逐在科技的「快速」、「更新」、「拋棄」的數位邏輯。然而,「資訊」卻沒有辦法實然且平均地「被接收」。即便今天資訊被接收,也沒有太多機會可以被這些青少年吸收與思考,進而能理解的時間與空間。然後這種,手中握有高科技產品的學子,在競爭與速率(效率)的普世邏輯之下,卻無法接收到有意義的訊息和資訊;這樣他們不會特別自在,而是弔詭而不意外的「感到焦慮」。當然,我想,如果看這篇文章的讀者超過24歲,可能會覺得我這說法有點過於誇張地「悲觀」論調;但其實這些都是我們「較年長一代」,在經歷過「科技普及前/後」之間的過程的這些人,所看不到的。有趣的是,他們「自己」恐怕也抽身不了,因為這是他們從小面臨科技生活情境無所不包之下的「習慣」,很難,或是幾乎無法反身看自己的一種科技牢籠。

Turkle當然文章無法全然提到整體的科技問題,但卻點出許多可以深思的問題。這就是我推薦該篇文章的原因之一。待看官可以思考思考,討論與反身回顧自己在應用與使用科技,甚至是檢視自己一路以來「涉入」(engaged)科技當中的過程,看看當前的國小和國中、高中學童對科技的期待與焦慮,想必科技需要社會,而社會需要科技,科技社會的反思將會更有空間可以拓展。

~〈完〉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